Sub navigation menu:

產品

你在這裡:   主頁 > 產品 > Global X 標普原油期貨增強型 ER ETF > 常見問題

Global X 標普原油期貨增強型 ER ETF (股份代號:3097)

常見問題
問題
1. 未來資產標普原油期貨增強型ER ETF的產品結構
未來資產標普原油期貨增強型ER ETF 旨在追蹤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S&P GSCI Crude Oil Enhanced Index Excess Return)(「額外回報」並不代表此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表現會有任何額外的回報)的表現,而後者則追蹤在紐約商交所買賣的不同到期日的西德州中質原油(亦稱德州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WTI期貨合約」)的價格。紐約商交所是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Group Inc.(「CME Group」)旗下的交易所。
2. 何謂WTI原油?
西德克薩斯中質(WTI)原油亦稱為德州輕質低硫原油,在原油定價中屬基準級的原油。WTI混合了美國國內多條輕質低硫原油的產流。WTI作為定價機制,供在北美洲交付實物原油之用,因此植根於實物市場。由於有即時報價的特性,又具廣度、深度,更得美國政府提供的庫存數據,加上北美洲的在岸油產在過往十年主力推動全球原油供應,因此WTI獲廣泛接納為原油基準,以反映市場的供求互動情況。

此等級原油由於密度相對低,含硫量亦低,因此稱為輕質低硫原油。WTI原油由於黏度高而含硫量低,在提煉過程中能釋出高產能的汽油。WTI原油是WTI期貨合約的相關商品。

3. 何謂WTI期貨合約?
WTI期貨合約是訂約雙方同意在未來某日以預定價格交易WTI原油的標準合約,在紐約商交所以美元買賣。紐約商交所的母公司是CME Group Inc.,後者是一家美國期貨公司,亦是規模最大的期貨及期權交易所之一,由四家交易所組成,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芝加哥交易所(「CBOT」)、紐約商交所及Commodity Exchange Inc.(「COMEX」)。WTI期貨合約是最具市場深度及流通性的全球能源基準之一,每日有近850,000份期貨及期權合約買賣。WTI期貨合約的未平倉權益超過300萬手,相當於30億桶以上。

對於石油及農產品等眾多商品,投資者難以持有實物及長期貯存相關商品,因此傾向投資於高流通性且易於買賣的投資工具,包括原油期貨。

4. 未來資產標普原油期貨增強型ER ETF如何定價?
對於石油及農產品等眾多商品,投資者難以持有實物及長期貯存相關商品。此外,就部分商品而言(以農業商品為例,農產品的品質因應品種、季節及地區而異),期貨的定價機制更具效益,因期貨合約有助劃一商品的定價標準。

因此,未來資產標普原油期貨增強型ER ETF以期貨合約價格為定價基準。

投資於追蹤原油期貨的ETF有別於投資原油現貨。

謹請注意,儘管原油期貨的投資回報與現貨回報存在差異,但一般而言,兩者關聯度甚高。舉例來說,如下圖所示,過去十年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未來資產標普原油期貨增強型ER ETF追蹤的期貨指數)與現貨油價(WTI原油現貨價格)的每日表現關聯系數為0.9132。

< 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與WTI原油現貨價格的30日每日表現關聯系數 >

* 資料來源:彭博,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

請參閱基金說明書第50頁以了解有關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的其他詳情。

5. 何謂「期貨轉倉」、正價差及逆價差?
普遍而言,原油期貨投資者無意交付實物原油。因此,投資者一般會於到期前賣出所持期貨合約,轉而買入到期日較後的合約,而此過程稱為「轉倉」。轉倉對原油投資者尤關重要,因其會影響投資回報。

舉例來說,投資者於「轉倉」時買入的新期貨合約價格可能較高,令其以相同投資金額所能買入的新合約數目較少。假設商品價格未有上升,轉倉便會產生虧損。此現象稱為「正價差」。

相反情況亦會發生,即投資者於「轉倉」時買入的新期貨合約價格可能較低。假設於合約到期時商品價格維持不變,投資者便可獲利。此現象稱為「逆價差」。

下圖以原油期貨合約為例闡述上述兩種情況。藍線(向下傾斜)反映在逆價差情況下的原油期貨曲線。在逆價差情況下,投資者於「轉倉」時買入定價較低的期貨合約,因而產生正轉倉收益。相反,紅線(向上傾斜)反映在正價差情況下的原油期貨曲線。在正價差情況下,投資者於「轉倉」時買入定價較高的期貨合約,因而產生負轉倉收益。

<在正價差及逆價差情況下的原油期貨曲線>

* 資料來源:彭博

6. 轉倉對指數及ETF價格有何影響?
轉倉收益指在逆價差情況下從期貨市場賺取的回報,當中涉及出售短期合約並買入較長期合約,在現貨價格走高時便可從中獲利。

下列示例說明在正價差情況下轉倉收益有何影響:

  • 第0日: ETF以100價位買入一份最接近到期日的期貨合約
  • 自第0日起計1個月: ETF平倉並以110價位出售最接近到期日的期貨合約,其後以117價位買入下一個最接近到期日的期貨合約,即ETF因轉倉交易而產生負轉倉收益-7
  • 自第0日起計2個月: ETF平倉並以120價位出售下一個最接近到期日的期貨合約
  • 自第0日起計的回報:當我們計算ETF的回報時,我們必須計及負轉倉收益-7。因此,ETF的回報按120 - 100 - 7計算,即13。

  第0日 1個月後(轉倉交易) 2個月後
最接近到期日的期貨合約 100 110  
下一個最接近到期日的期貨合約 105 117 120

[如上列示例所述,只要投資者持有原油ETF兩個月,便會產生轉倉效應。]

7. 期貨合約ETF是否有可能跑贏商品現貨?
有可能。在「逆價差」情況下,期貨合約的「轉倉收益」為正值,可助ETF跑贏商品「現貨」。舉例來說,下表顯示2014年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追蹤石油期貨合約的指數)的表現。如下表所示,2014年指數跑贏石油現貨,因期內石油期貨合約持續出現逆價差情況。

<比較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與WTI原油現貨的年度表現>

  2016年 (年初至今)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 10.0% -31.7% -42.3% 6.3% -12.6% 2.6% 7.4%
WTI原油現貨 24.0% -30.5% -45.9% 7.2% -7.1% 8.2% 15.1%
* 截至2016年4月30日

* 資料來源:彭博。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

8. 有何方法免受期貨轉倉影響?
投資者若要涉足若干商品市場或分散投資於不同商品,唯一途徑是透過投資期貨合約(及追蹤期貨合約的指數),而透過期貨投資商品必然牽涉轉倉,實屬無可避免。
9. 標普高盛原油「增強」指數與傳統指數有何分別?
大部分傳統指數(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及彭博商品指數)實行的轉倉策略有欠靈活,只會持有最接近月份合約,並於轉倉時以次近月份合約取而代之。此類指數於轉倉時僅會買入下一個最接近月份的合約。

為減低正價差(即最接近到期日的合約價格低於在較後月份到期的合約)造成的不利影響,標普高盛原油增強指數會更改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就WTI原油期貨合約採用的轉倉準則。因此,當市場出現正價差時,標普高盛原油增強指數便會轉用嚴謹但靈活的轉倉策略,務求降低期貨合約轉倉造成的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當市場出現逆價差(即最接近到期日的合約價格高於在較後月份到期的合約)時,標普高盛原油增強指數便會沿用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就WTI原油期貨合約採用的轉倉準則。

請參閱基金說明書第77頁所載示例,以了解標普高盛原油增強指數的轉倉策略流程。

<比較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標普高盛原油額外回報指數及WTI原油現貨的表現>

  1個月 3個月 6個月 年初至今 1年 3年 5年 10年
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 12.1% 15.5% -7.6% 10.0% -27.9% -54.0% -65.8% -63.4%
標普高盛原油額外回報指數 16.0% 17.8% -23.3% 3.5% -44.2% -65.6% -74.3% -85.6%
WTI原油現貨 19.8% 36.6% -1.4% 24.0% -23.0% -50.9% -59.7% -36.1%

  2016年(年初至今)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標普高盛原油增強額外回報指數 10.0% -31.7% -42.3% 6.3% -12.6% 2.6% 7.4% 31.7% -48.4% 48.5%
標普高盛原油額外回報指數 3.5% -45.4% -42.6% 6.0% -11.6% -1.4% -0.2% -7.0% -56.1% -40.9%
WTI 原油現貨 24.0% -30.5% -45.9% 7.2% -7.1% 8.2% 15.1% 77.9% -53.5% 57.2%

* 截至2016年4月30日

* 資料來源:彭博。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

10. 原油市場概覽
何謂原油?

原油是一種自然產生、未經提煉的石油產品,含有碳氫化合物沉積及其他有機物料。原油經提煉可生產可利用產品,例如汽油、柴油及各種石油化學品。這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亦稱為化石燃料,意味著它不能按人消耗的速度以自然方式予以替代,因此是有限的資源。

原油供應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原油生產是影響石油價格的重要因素。此組織力求透過設定生產目標,主動管理其成員國的石油生產。一直以來,每當OPEC生產目標減少時,原油價格便會上升。

OPEC成員國的生產約佔全世界原油產量的30%。對全球價格同樣重要的是OPEC的石油輸出量約佔國際石油貿易的60%。如此大的市場佔有率令OPEC的行動能夠而且確實影響國際石油價格。尤其是OPEC轄下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其原油產量有任何變化跡象,都經常影響石油價格。

OPEC成員國運用其可供應產能的程度往往用作顯示全球石油市場供應的寬緊程度,亦顯示OPEC對提升油價有多大影響力。若有潛在危機出現,以致石油供應減少,OPEC的剩餘產能亦顯示全球石油市場應對危機的能力。因此,在OPEC的剩餘產能達到低點時,油價或多或少包含趨升的風險溢價。市場受OPEC成員國境內及成員國之間的地緣政治事件影響,因為此等事件過往曾導致石油減產。由於OPEC具左右市場的作用,可引致石油供應實際或於未來可能減少的事件,都會令油價產生巨大反應。

OPEC以外國家的石油產量現時約佔全球石油產量的70%。非OPEC的主要產油中心包括北美洲、前蘇聯地區及北海。

OPEC的石油產量是集中調節的,反之,非OPEC生產國是各自獨立決定產量。此外,OPEC的石油產量大部分由國營石油公司(「國營油公司」)控制,而非OPEC國家的產油活動主要由國際或投資者擁有的石油公司(「投資者油公司」)進行。投資者油公司主要尋求為股東增值,並根據經濟因素作出投資決策。雖然有些國營油公司的經營方式與投資者油公司的相近,但很多國營油公司還有其他目標,例如提供就業、基建或收入等,以期從更廣泛層面影響國家。因此,非OPEC國家的投資以及未來的供應能力,均傾向純粹按市況應對變化。

非OPEC國家的產油商一般都被視為價格接受者,他們的生產是因應市價而作出反應而非以控制生產的做法試圖影響價格。因此,非OPEC國家的產油商往往按十足或接近十足產能生產,故只有少量剩餘產能。

原油需求

OPEC由美國、歐洲大部分國家以及其他先進國家組成。此等規模龐大的經濟體的耗油量較非OPEC國家為多,在2010年就佔全球耗油量的53%,但自2001年以來,OPEC國家的耗油量已下降,2014年佔全球耗油量的49%,而非OPEC國家於同期的耗油量則上升38%。

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情況會影響油價、經濟增長及耗油量之間的關係。成熟國家的人均汽車擁有率一般較高,因此OPEC國家的交通運輸業就總耗油量所佔的份額通常較非OPEC國家為大,但這個行業亦較為成熟,增長也較慢。因此,可左右客貨運輸的經濟狀況及政策對OPEC國家的總耗油量有重大影響。很多OPEC國家有較高的燃油稅,亦有政策推動新汽車節省用油,以及促進生物燃料的使用。因此即使經濟增長強勁,凡此種種都會令耗油量增長放緩。此外,在OPEC國家的經濟中,服務業的規模往往較製造業為大,因此這些國家的經濟即使增長強勁,對耗油量的影響亦未必如非OPEC國家一樣。

OPEC國家對最終使用油價一般補貼較少,因此市場油價的變動往往都能快速反映於消費者所面對的價格。然而,因應價格的變動,令人民調整交通運輸習慣,以及讓汽車的庫存周轉並且具有更大的能源效益,卻需要一段時間。

預期油價未來的變化亦會影響消費者在挑選交通模式及購買汽車方面的決定。如預期價格會保持高企或日後會提高,較多消費者可能決定購買燃油效益較高的汽車或選用公共交通工具。類似的決定有助降低未來的石油需求,以致緩和預期的價格升幅。

不屬OPEC成員的發展中國家的耗油量近年急升。OPEC國家的耗油量由2010年的63%降至2014年的49%,而非OPEC國家的耗油量則由2010年的37%增至2014年的51%。這段期間內,在一眾非OPEC國家中,中國、印度及沙特阿拉伯的耗油量增長最高。

耗油量上升顯示這些國家的經濟急劇增長。當前及預期的經濟增長水平對全球的石油需求及價格有重大影響。商業及個人的交通運輸活動尤其需要大量石油,這與經濟狀況直接掛鈎。很多生產工序都以石油作為燃料或原料,而在一些非OPEC國家中,石油仍是重要的發電燃料。由於這些用途,油價會隨著經濟活動以至石油需求強勁增長而上升。很多非OPEC國家的人口亦急速增長,成為支持耗油量強勁增長的另一因素。

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情況會進一步影響油價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製造業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往往佔相當比例,而製造業又比服務業需要耗用更多的能源。雖然非OPEC國家運輸業的耗油量在整體耗油量中通常只佔較少比例,但因經濟擴展以致客貨運輸需求增加,運輸方面的耗油量亦會隨之急劇增加。人均汽車擁有率與收入上升亦有高度的相關性,因此非OPEC國家的汽車擁有率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基於上述原因,非OPEC國家的經濟增長往往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中國近年經濟增長強勁,因而成為全球最大的耗能國,亦是第二大耗油國。此外,中國耗油量日增,也是促使全球耗油量逐步遞增的主要推動者。美國能源資訊局預測未來25年耗油量的淨增幅差不多全部來自非OPEC國家。

雖然耗油量明顯地與經濟活動有緊密關係,但能源政策對這種關係亦有重大影響。舉例而言,很多發展中國家控制或補貼最終使用油價,窒礙了消費者對市價變動的反應。由於對價格變動的需求反應減弱,就更促使經濟增長成為主要推動非OPEC國家的需求以至全球油價的重要因素。

原油價格

原油價格是不同原油的每桶現貨價,通常是指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或布倫特混合原油的價格。OPEC一籃子原油價及紐約商交所期貨價有時亦有報價。

WTI原油由於質輕、含硫量低,屬非常高質原油。基於這些原因,WTI原油經常被稱為「輕質低硫」原油,這些特性使之非常適宜煉成汽油,因此在美國列為主要的原油基準。有關WTI原油的詳情,請參閱上文「何謂WTI原油」。

布倫特混合原油是混合了來自北海15個不同油田的原油,論「輕質」與「含硫量」並不及WTI原油般優勝,但仍很適宜煉成汽油。布倫特混合原油在歐洲西北部提煉,是歐洲或非洲其他原油的主要基準。

由於原油在全球市場買賣,全球多條原油產流的價格走勢會互相緊隨,但在輕質低硫原油等級與品質較次的重質高硫原油之間,始終有價格差異。

與地緣政治及氣候等有關的事件,可能干擾原油及產品的市場供應,因而影響原油及石油產品的價格。此類事件可能實際造成干擾,或令日後的供求情況不明朗,因而使價格有較大的波動。石油的供應和需求對短期價格變化的敏感度低或「缺乏彈性」,本質上就與油價的波動息息相關。石油產能及使用石油產品為主要能源的器材在短期而言是相對固定的。開發新供應來源或變更生產需要數年時間,在價格上升情況下,要消費者轉用其他燃料或提高燃料的效能是很困難的。在上述情況下,可能有必要出現價格上的巨大變化,以便在整個供求系統受到衝擊後,可重新平衡實際的供求情況。

全球蘊藏原油的地區,大部分歷來都是政治動盪頻仍,或常有政治事件干擾石油生產的情況。以往油價多次受到重大衝擊都正值在政治事件觸發下,使石油供應受到干擾。最為觸目的有1973-74年的阿拉伯石油禁運、七十年代末及八十年代初的伊朗革命及兩伊戰爭及1990年的波斯灣戰爭。較為近期的,在尼日利亞、委內瑞拉、伊拉克、伊朗及利比亞也有政治事件干擾石油供應(或阻礙潛在資源的開發)。

由於過往出現政治事件干擾石油供應的情況,市場參與者經常評估未來發生干擾的可能性及其潛在的影響。除潛在干擾事件的規模及持續期外,他們亦考慮原油庫存供應及其他產油商是否有能力抵銷潛在的供應損失。舉例而言,如市場有充裕的備用產能以抵銷潛在的干擾,其對價格可能產生的影響將小於在備用產能低下的情況。在備用產能及庫存看來不足以實質抵銷有關供應損失以致引發對潛在干擾產生重大憂慮的時候,若只考慮當前的需求和供應,價格可能會高於預期水平,因為前瞻行為會增添「風險溢價」。

天氣對石油供應亦起著重要的作用。舉例而言,2005年的颶風導致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以及煉油廠關閉。為此,石油產品價格隨著市場供應下跌而大幅飆升。嚴寒的天氣使產品市場緊張,因為產油商試圖在短時間為消費者供應充足的產品,例如燃料油,因而導致價格高昂。其他諸如煉油廠停產或油管故障等事件均可能限制石油及產品的供應,導致價格高升。

然而,此類因素對油價的影響往往相對短暫。問題一旦消退,石油和產品供應回復正常後,價格通常都會返回先前的水平。

油價及金融市場

市場參與者不僅買賣實際數量的石油,亦買賣於日後交付石油的合約及其他能源衍生工具。期貨市場的一項功能是發現價格,因此期貨市場亦具有影響油價的功能。

石油市場的買賣活動牽涉一連串各有意圖的參與者,甚至是個別參與人士。石油生產商及航空公司之類的市場參與者對石油及以石油為基礎的燃料的價格變動,承受重大的商業風險,因此他們會藉買賣能源衍生工具以期對沖所涉的風險。例如航空公司會買入期貨或期權,以圖避免日後的燃料費用上升至超逾一定水平,而另一方面,石油生產商可能希望藉出售期貨,以鎖定其日後所產石油的售價。

銀行、對沖基金、商品交易顧問及其他理財人士雖然對買賣實物石油不感興趣,但在能源衍生工具市場上卻很活躍,以圖從價格變動中獲利。近年,投資者亦有興趣在股票及債券投資以外,增添能源及其他商品的選擇,令其投資組合多元化或以之對沖通脹風險。

商品交易合約的活動近年趨升。交易所在某交易時段尚未結算或平倉的未平倉合約數目正好顯示期貨市場的活躍情況。

銀行、對沖基金及其他「非商業」投資者可作為商業參與者的交易對手,在期貨及衍生工具市場注入流通性。但在另一方面,有人顧慮非商業性質的商品買賣及投資可能擴大價格波動的幅度,尤其是在市場朝某一方的走勢偏強之時。

商品交易合約的活動近年趨升。交易所在某交易時段尚未結算或平倉的未平倉合約數目正好顯示期貨市場的活躍情況。

根據美國能源產品的主要商品交易所(即紐約商交所)計算,交易所買賣原油期貨合約未平倉權益於過去十年來大幅增加。

對石油有「真正」需求的商業參與者及非商業投資者,例如為投資及分散投資而有興趣買賣合約的理財人士及基金,其買賣活動日益活躍。

除運用期貨合約外,市場參與者還可藉買賣期權合約而投資於原油。期權投資所涉的潛在虧損風險有限,並且針對不利的商品價格走勢,提供類似保險的投資工具。

 
[1]
如未能查看文件,請先安裝 Adobe Reader®. 按此下載 Adobe Reader®.

返回頁首

免責聲明:

  • 本網頁所載若干資料由第三方來源編纂。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未來資產香港」)已盡其努力以確保該等資料均屬準確、完整及 最新,並且已採取審慎措施以準確地複製有關資料。未來資產香港不會就因未經授權使用本網 頁所導致任何損失或損害負責。本網頁所載資料僅供說明用途,並不構成於任何司法管轄區購買、銷售或認購任何證券或財務工具的任何建議、提呈或邀約。投資涉 及風險,概不能保證本基金的表現將取得回報,並可能會出現取得零回報或損失所投資金額的情況。過往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的指引。投資者在作出對本基金的任 何投資決定前,應閱讀本基金的基金說明書所載的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確保其完全明白本基金所附帶的風險,並且應考慮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程度。 茲建議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前,應徵求獨立專業意見。本基金的基金說明書可於www.am.miraeasset.com.hk/globalx網站獲得。
  • 文內所提及個別行業、證券或公司僅作一般資料及說明用途,並不是建議買賣有關證券,或代表發行人在任何時期持有該投資。
  • 本文提及的基金或證券並不是由標準普爾保薦、背書或推廣,標準普爾並不會就任何該等基金或證券或該等基金或證券的指數承擔責任。本基金的基金說明書對標準普爾與未來資產香港及任何相關基金的有限關係載有更詳盡的說明。
  • 投資者務請注意,本基金有別於典型零售基金,因為本基金單位或只可透過參與證券商以大額增設或變現單位。本網頁由未來資產香港發行,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